与某单位签订《承担责任合同》可否认定仅构成单位犯罪

发布时间:2020-10-26 点击量:874

经法院审理查明:     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2015年8月间,上诉人李某山受走私分子雇请担任“莲8”船长,随后李某山纠合上诉人蔡某巧并通过蔡某巧邀请吴某旺、吴某虎(已判刑)、在劳务市场聘用张某宗、张某遥一起到船上工作。李某山接收走私分子的指令,指挥航向、联系交接货物,蔡某巧技术较好,协助李某山驾驶和安排船员工作,吴某旺为轮机长,负责机器维护检修,张某宗、张某遥为水手。8月14日至9月6日期间,李某山等人先后七次驾驶“莲8”船从珠海市唐家湾镇附近码头航行至公海海域,利用事先约定的联系方式,以一张一元人民币纸币为凭据,从一艘外籍油轮上过驳柴油后,偷运至珠海市唐家湾镇附近或珠海市斗门大桥附近河道,卸给前来接驳的油罐车,每次走私柴油400多吨,七次共计2800多吨,偷逃应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030022.58元。

 

争议焦点: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蔡某巧上诉及其辩护人辩护提出:根据李某山提供的其与珠海鼎**源公司签订的《承担责任合同》,本案有证据证实属于单位犯罪,原审没有充分查证,对上诉人判处罚金明显缺乏依据。

法院认为:

        关于是否单位犯罪的问题。虽然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上诉人李某山受他人雇请作为“莲8”船的船长后在纠合蔡某巧并通过蔡某巧雇请了其他上诉人、同案人参与本案走私活动,李某山还提供其与珠海鼎**源公司的《承担责任合同》证实存在雇请关系,但是无论鼎**源公司以及其他人员是否属于单位犯罪,李云山等上诉人都不属于某一单位雇佣的员工,只是个人受雇参与犯罪,不符合单位犯罪责任人员的条件,原判对他们按照个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没有不当。

张严锋走私犯罪辩护律师团队提示: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

        《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》 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: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,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、批准、授意、纵容、指挥等作用的人员,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,包括法定代表人。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,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,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,包括聘任、雇佣的人员。

       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走私是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情形。《刑法》区分单位和自然人主体,对走私普通货物、物品罪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,《解释》同时还规定了不同的定罪处罚标准,即单位的定罪处罚标准按照自然人犯罪的2倍掌握。因此,如何认定,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以及处罚轻重的问题。

        本案中,行为人与珠海鼎**源公司签订的《承担责任合同》,并非为该行为人与珠海鼎**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,该份《承担责任合同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珠海鼎**源公司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而与外部自然人签订的非法协议。因此共犯中的自然人无法适用单位犯罪的法定刑而受到宽宥处罚 ,而只能适用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整理:上海峰京律师事务所 张严锋  耿雪原